收樓須知
二手樓一般是「現狀買入」,即使事後發覺有損壞要維修,都惟有自掏腰包。部分二手盤為了增加競爭力,會在放盤時做一點粉飾,行內稱為「化粧盤」,顧名思義就是做表面工夫。所以追求個性化裝修的朋友,新盤就少一樣吸引力,化粧盤亦未必適合,倒不如平價買間殘裝二手還要划算。在收樓時檢查單位,確保損壞的地方能夠發現及修補,才能保障自己;而之後的裝修也希望能在符合預算之內達到自己的喜好,都是值得留意。
驗收權益
二手樓是以「現狀購入」,收樓後上手業主沒有責任為下手業主跟進,新買家就要自己出錢維修。所以買樓前最好可以睇樓,以便了解單位的「現狀」,那些「連租約盤」或不看樓就買樓,在這方面就沒有保障。睇樓時可以自行記錄單位情況,有沒有明顯的損壞,尤其是大型電器,以往曾有人在收樓時才發覺冷氣機、雪櫃等被移走,到時可以追討。
自行驗樓或請人驗樓
以往收樓都是自行驗樓,或者要求裝修師傅協助,看看單位哪些地方要先行修補才進行裝修。最常見要修理的地方是:去水位、窗戶漏水、冷氣機漏水等。多年前出現「驗樓師」行業,由經驗建築業人員為業主收樓,收費以單位面積計,填寫詳細報告。
搬屋入伙備忘
搬屋入伙除了「拜四角」之類的傳統外,還有很多地方要注意。將物品搬入新居,當然可以自己動手,或者光顧搬運公司。一般搬運公司都可以上門報價,以物品的數量來釐定價錢;選定之後他們會提供紙箱,甚至物流專用膠箱,但是怎樣計劃將個人用品分門別類,以便入伙後不會手忙腳亂,就要好好計劃。筆者的經驗是以擺放的位置分類,比如睡房、廚房、書房之類,做好編號,入屋時就要求搬運工人直接放到那個位置。另外,搬屋前幾個月開始留意哪些信件要轉地址,例如銀行、保險賬單、選民登記之類,當然一定要記住水、電、煤氣都要轉名及開錶,以免不必要的麻煩。